嚴格來說,我對「第三人生」的定義並不算清楚,甚至覺得有些模糊。或許是因為長久以來專注於自我的世界,與社會脈動多少有些脫節,而忽略了對生命意義的探問。並不是完全沒有接觸相關議題,而是投入工作後,少有機會停下腳步,思考該如何規劃人生的下半場。

依據一般的說法,「第三人生」是指退休後延伸出的新階段。在這段時期,人們可以持續學習與成長,發展興趣,甚至繼續貢獻社會,而非僅僅停留在傳統「退休養老」的模式。然而,這樣的概念並非每個行業或每個人都能全面適用,對許多人而言仍然是模糊的,甚至不容易理解其中真正的意涵。雖然在學術上已有相關脈絡,但是否能切合一般人的生活情境,我仍抱持一些保留。

今年,在工作上的衝擊不斷下,思考該是要暫緩腳步一下,在評估各校所開設的課程內容後,選擇一所離工作場所不遠,有能適時的接受訓練的大學作為標的,也很幸運的能從多位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順利錄取。上過第一堂課後,我才發現課程內容遠超出原本的想像,讓我從原先持平的態度,逐漸轉向正面的評價。特別是,班上的同學多來自各行各業的菁英,彼此交流中更讓我意識到:在人生邁入 55 歲之後,確實應該停下腳步,重新思索下半場的方向。我究竟想追求什麼?當問題出現時,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妥善應對與解決?這些,正是「第三人生」課程帶給我最重要的提醒與啟發。

這一個專班,其實是從護理學院高齡系延伸出來的,也許同學們青春不在,但我想,經過兩小時課程的激盪,這一個班成員的內涵、人生歷練,遠超出我想像,相信在未來的學習歷程中,增添不一樣的感受。